12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法释〔2023〕12号,以下简称《解释(二)》)。《解释(二)》于2023年8月30日经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98次会议审议通过,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解释(二)》制定的背景和意义、制定的原则、主要内容和亮点如下...
2023/12/3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裁定书(2021)最高法民申5624号再审申请人(一审原告、二审上诉人):中铁二局某隆物流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负责人:林某,该公司经理。委托诉讼代理人:黄某超,国浩律师(北京)事务所律师。被申请人(一审被告、二审被上诉人):四川某信实业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刘某钊被申请人(一审被告、二审被上诉人):洪雅县某顺实业...
2023/12/3
2023年11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综合治理类司法建议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23〕11号,以下简称《规定》)。《规定》于2023年10月19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902次会议审议通过,自2023年11月16日起施行。一、《规定》的制定背景司法建议工作是人民法院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抓前端、治未病”理念,从...
2023/11/22
01、实际施工人与名义承包人没有劳动雇佣关系,通过内部承包协议将工程转包给实际施工人施工,但发包人在与名义承包人订立施工合同时就已经明知实际施工人进行工程建设的,应认定实际施工人与名义承包人为挂靠关系。最高人民法院认为,成森公司以其分公司的名义分别于2013年3月17日、3月27日与张文茂、彭海亮、谭凯、侯佳明四人签订《内部承包合同》,将...
2023/11/22
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中,承包人在向发包人主张工程款时,通常会一并主张工程欠款利息及逾期付款违约金,这能否获得法院支持,一方面要结合具体案情具体分析,另一方面比较重要的点是,有关方面或故意混淆了工程款利息与逾期付款违约金分属不同的法律性质问题。事实上,要正确区分和判断二者并不难。因此,在施工合同有效且明确约定了违约责任的情况下,承包人...
2023/10/31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2021年第21次专业法官会议纪要法律问题当事人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处于真伪不明状态,人民法院能否既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又告知其就此另行主张权利?法官会议意见人民法院不能既判决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又告知其就此另行主张权利。第一,除依法裁定驳回起诉外,对于当事人已经明确提出的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应当审理并作出实体判...
2023/10/10
阅读提示:挂靠人通过提起代位权诉讼要求发包人支付工程款,是否具有可行性?本文整理了胜诉败诉两方面案例十二起,并就挂靠人提起代位权诉讼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论证。案号: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2022)京02民终4859号判决裁判规则:根据查明的事实,周某福借用宏利公司名义与鑫畅公司就案涉工程签订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并进行了施工。该合同...
2023/10/10
一、债权人与挂靠人之间的民间借贷纠纷业经人民法院审理,挂靠人无财产可执行,该案终结本次执行,挂靠人应当寻找新的财产线索和救济路径。挂靠人享有工程款债权,其怠于向被挂靠人及发包人行使工程款债权,影响债权人的到期债权实现的,债权人可以根据《民法典》535条提起代位权诉讼。二、从《民法典》第535条第1款“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债权或者与该债权有关...
2023/10/10
诉前调解机制是以高效便民,省心、省力、省时、省钱的方式从源头化解人民群众矛盾纠纷为出发点,运行过程中的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但是,诉前调解制度在实际操作中,一些法院走了样,成为了拖延、限制诉讼立案的手段和挡箭牌,导致有了法院立案难的群众口碑,既影响了当事人的权益保护,也增加了当事人时间成本,浪费了司法资源,更是背离了诉前调解机制设立的初...
2023/10/5
在信息时代,社交媒体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对信息的传播和塑造社会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最近发生的高速公路“随手拍”炒作事件引发了人们对社交媒体的关注,让我们重新审视了这一强大工具的运作方式以及对社会的影响。这一事件的发端是一名美妆博主在某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段视频,声称在高速公路堵车时,通过举报占用应急车道的行为,轻松赚取了巨额奖...
2023/10/5